close

  走進李炳實的試音室之前,筆者很難想象,這個年近古稀的老人家是個對音響設備極其執著的發燒友澎湖民宿——他在音響研究上傾註了畢生心血,不斷升級改造自己的音響設備,不僅曾經給包括董文華等在內的國內一流歌唱家寫過碟評,獲得過《信天游》曲作者、1994年央視春晚音樂總監解承強等諸多名家的贊譽,甚至還在香港《音響技術》和《新音響》雜誌開設專欄,以“發燒李”的頭銜蜚聲華語樂壇。這就是南沙珠江街的知名音響發燒友李炳實。
  小學DIYSD記憶卡礦石收音機
  日前,筆者隨李炳實來到他的試音室,打開4釐米的厚柚木門,眼前這個約40平方米大小的試音室內鋪設的是實木地板,四周是裝滿了CD的木製柜子,地面上還整齊排放著黑膠碟,最引人註目的一套ALTEC“劇院之聲”A5的音響器材占去了室內十幾平方米的面積。地面上擺放著的音響ssd固態硬碟器材,光是功放就有6個以上。在器材前方,還鋪墊了一張厚實純羊毛地毯,室內散髮出淡淡的檀香,李炳實在播放器中放入一張CD,調好音量後便開始煮水、泡茶,一曲古琴隨即悠悠響起,聲音通透而明亮。
  李炳實出生於1945年,是土生土長的南沙人,現為珠江街道居民。李炳實告訴筆者,他從小就喜歡聽音樂,但由於家境貧房地產寒買不起收音機。從那時開始,他就期盼有朝一日能夠擁有這些會講話、能唱戲的“盒子”。
  幸運的是,李炳實的這個夢想很快就實現了,隨著哥哥姐姐外出打工,這個原以耕種為生的家庭生活水平漸漸提高,到李炳實小學畢業時,他已經擁有了由自己組裝的礦石收音機乃至一、二管再生式直流收音機了,說起當時的那種固態硬碟欣喜若狂,李炳實表示,對聆聽音樂的喜愛,讓他這輩子與音響結下了不解之緣。
  曾為董文華專輯撰寫碟評
  說起自己的音響組合,李炳實如數家珍。他告訴筆者,這裡的每一個零部件,都是自己一件件淘回來的。有幾萬元的,也有十幾萬元的。這套價值約50多萬元的組合中,有90%用的是國產產品。他認為,國內產品又平又靚,通過合理的組裝,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  經過14年不斷組合調整,李炳實採用電子分音的ALTEC“劇院之聲”A5瞬變奇高,擁有著超乎常人的監聽識別能力,引起了圈中不少人的關註。曾經擔任過1994年央視春晚音樂總監、創作過《信天游》等作品的著名音樂製作人、作曲家解承強見識過李炳實的ALTEC“劇院之聲”A5之後,高度贊之為聲音界的“照妖鏡”。
  此後,國內很多大型音樂作品都會在最後拍板定型之前,先請李炳實的A5監聽“把把關”,獲得它的放行證之後,再正式與公眾見面。
  著名錄音師、音樂製作人易有伍也曾多次光臨李炳實的ALTEC“劇院之聲”A5系統。有一次他帶了一張“客家妹子”黃紅英的小樣過來播放。歌曲《落水天》響起時,風聲、雨聲、還有隱沒在遠處的雷聲帶出了黃紅英聲音的圓潤,同時極具穿透力,質感很強。當時易有伍十分激動——這張專輯曾征求過多方意見,結果卻有很大分歧,看來是因為一些重播系統未能真實還原錄製內容。經過當天的試聽,易有伍決定投入最好的資源去做,還要和黃紅英合作開辦演唱會。後來,這張唱片果然賣得滿堂紅,個唱也十分成功。
  品香茗、會知音、賞百樂。如今,李炳實最喜歡的就是早餐後來到試音室,聽聽音樂寫寫文章。由於他在圈內認可度較高,1995年起他開始寫音響技術的文章,成為香港《音響技術》的主筆。隨後又以“發燒李”的筆名在《新音響》雜誌開設了專欄。期間,李炳實還曾為國家一級演員董文華的一張音樂專輯撰寫過碟評,並隨該專輯同步發行。
  太太賣縫紉機助他買音響
  李炳實告訴筆者,自己能夠“發燒”到今天的這個程度,離不開太太的“縱容”和支持。李炳實說,他20多歲的時候曾遇上大量難僑回國,當時有部分被安置在南沙的珠江農場中,這些難僑帶回了不少像音響、小型冰箱這樣先進的家用電器回來變賣,李炳實在發燒友們的邀請下一同前往採購。
  立體聲高保真的開卷機、LP作訊源的組合聲……在收購過程中,他通常遇到的都是動輒上千元的大型音響組合,月薪只有幾十元的李炳實是想都不敢想的。有一次他碰到一家難僑家有一臺JVC“三合一”機只需要200多元,惹得李炳實輾轉難眠。李太發現他神不守舍,在瞭解前因後果後,就表示“現在哪裡有錢可以買,如果真的那麼喜歡,那就把我的縫紉機賣了吧,不過你也要答應攢夠錢後再給我買一部縫紉機啊!”這可把李炳實高興壞了,直呼老婆萬歲。
  撰文:南方日報記者 黃少宏
  實習生 金懷宇
  通訊員 南宣 林丹
  攝影:南方日報記者 梁文祥  (原標題:南沙古稀音響“發燒友” 大型音樂作品“把關人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p55ppjzw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